第二次起诉离婚怎么写起诉书
离婚诉讼在当今社会并不罕见,而第二次起诉离婚往往意味着当事人对结束这段婚姻的决心更为坚定。一份清晰、准确且符合法律规范的离婚起诉书是开启第二次离婚诉讼的重要一步。它不仅要清晰陈述事实,更要合理表达诉求,为案件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那么,第二次起诉离婚究竟该怎么写起诉书呢?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第二次起诉离婚怎么写起诉书
1. **首部**
**标题**:一般为“民事起诉状”,字体可适当加粗加大,以突出显示。
**当事人信息**: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如果有诉讼代理人,还需写明诉讼代理人的相关信息。比如,原告李某,男,1985 年 3 月 5 日出生,汉族,公司职员,住 XX 市 XX 区 XX 路 XX 号,联系电话 13XXXXXX。被告张某,女,1987 年 6 月 8 日出生,汉族,教师,住 XX 市 XX 区 XX 路 XX 号,联系电话 15XXXXXX。
2. **诉讼请求**
**明确离婚诉求**:直接写明“请求判决原告与被告离婚”。
**子女抚养问题**:如果有子女,要明确子女的抚养权归属、抚养费的数额及支付方式等。例如,“婚生子/女李某某由原告抚养,被告每月支付抚养费 1500 元,直至孩子年满 18 周岁”。
**财产分割请求**:详细列出夫妻共同财产的种类、数量,并明确分割方式。如“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位于 XX 市 XX 区 XX 小区的房产归原告所有,被告协助办理过户手续;夫妻共同存款 50 万元,原、被告各分得 25 万元”。
**债务分担**:如有夫妻共同债务,要写明债务的分担方式。比如“夫妻共同债务 20 万元,由原、被告各承担 10 万元”。
3. **事实与理由**
**婚姻状况**:简述双方相识、结婚的时间和方式。如“原、被告于 2010 年经人介绍相识,2012 年 5 月 1 日登记结婚”。
**第一次起诉情况**:说明第一次起诉离婚的时间、法院判决结果等。例如“原告于 2022 年 3 月向 XX 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XX 人民法院于 2022 年 5 月判决不准予离婚”。
**感情破裂原因**:详细阐述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具体事实,如双方性格不合、长期分居、家庭暴力等。比如“自第一次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关系并未改善,仍处于分居状态。被告经常对原告进行辱骂、威胁,严重影响了原告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夫妻感情已彻底破裂,无和好可能”。
4. **尾部**
**此致**:写明受诉法院的名称,如“此致 XX 人民法院”。
**具状人**:原告签名,并注明起诉日期。
**附项**:附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清单,如结婚证、身份证、房产证、银行存款明细等。

二、第二次起诉离婚起诉书需要注意什么
1. **事实陈述的准确性**
第二次起诉离婚时,事实陈述要基于客观事实,不能夸大或虚构。比如在描述家庭暴力时,要有相应的证据支持,如医院的诊断证明、报警记录等。如果没有证据支持而随意夸大事实,可能会影响法官对案件的判断,甚至被认为是不诚信的行为。
对于第一次起诉离婚后的情况要详细、准确描述。包括双方是否有过沟通、关系是否有改善等。例如,要说明在第一次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是否还共同居住,是否有过共同生活的行为等。
2. **诉讼请求的合理性**
子女抚养方面,提出的抚养费数额要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孩子的实际需求以及双方的经济状况来确定。过高或过低的抚养费请求都可能不被法院支持。比如,当地的生活水平和孩子的实际开销每月大约需要 1500 元,而原告要求被告每月支付 5000 元抚养费,这种过高的请求可能不合理。
财产分割请求要符合法律规定。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要准确,不能将一方的个人财产纳入分割范围。例如,一方在婚前购买的房产,婚后没有进行过产权变更等情况,该房产应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3. **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起诉书的语言要规范、严谨,避免使用粗俗、情绪化的语言。比如不能在起诉书中使用辱骂、诋毁对方的词汇,要以理性、客观的态度陈述事实和表达诉求。
语句要通顺、逻辑要清晰。在阐述事实和理由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如时间顺序或事件的因果关系等,让法官能够清晰地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
4. **证据的关联性**
所提供的证据要与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紧密相关。例如,为了证明夫妻感情破裂,提供的证据可以是双方的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但这些证据要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夫妻感情出现问题的情况。
证据的形式要符合法律规定。如书证要提供原件,证人证言要符合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要求等。
三、第二次起诉离婚起诉书与第一次有何不同
1. **事实陈述重点不同**
第一次起诉离婚时,主要侧重于阐述夫妻感情从开始到出现问题的整个过程,包括相识、相恋、结婚以及婚后逐渐产生矛盾的情况。例如,会详细说明双方在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导致夫妻关系逐渐紧张。
第二次起诉离婚则更强调第一次起诉离婚后的情况。要说明第一次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的关系是否有改善,是否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修复感情但没有效果等。比如,要陈述在第一次判决后,双方是否仍然分居,是否有过沟通但无法达成和解等情况。
2. **证据的补充与强化**
第一次起诉时,可能提供的证据主要是能够证明夫妻感情出现问题的初步证据,如一些争吵的照片、短信记录等。
第二次起诉时,需要补充和强化证据。例如,如果第一次起诉以双方性格不合为由,第二次可以提供更多关于双方在第一次判决后仍然无法共同生活的证据,如邻居的证人证言,证明双方在判决后仍然经常发生争吵,影响到周围邻居的生活。还可以提供双方在分居期间的租房合同等证据,证明双方处于持续分居状态。
3. **诉讼请求的调整**
第一次起诉时,诉讼请求可能相对比较笼统,只是提出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的基本诉求。
第二次起诉时,可能会根据第一次起诉后的情况对诉讼请求进行调整。比如,如果在第一次判决后,发现了新的夫妻共同财产,就可以在第二次起诉书中增加对该财产的分割请求。或者,如果在第一次起诉后,孩子的生活费用有所增加,也可以相应调整抚养费的数额。
4. **法官的判断依据变化**
第一次起诉时,法官通常会比较谨慎,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尽量给双方一个修复感情的机会,所以判决不准离婚的可能性较大。
第二次起诉时,法官会更关注第一次判决后的情况。如果能够充分证明夫妻感情在第一次判决后仍然没有改善,且已彻底破裂,那么判决离婚的可能性会相对增加。因为第二次起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告离婚的决心,同时也表明双方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然无法解决矛盾。
综上所述,第二次起诉离婚起诉书的撰写需要准确把握格式、内容和重点,同时要注意与第一次起诉的区别及相关注意事项。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