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外地怎么样申请离婚手续
离婚是人生中的重大事件,而当夫妻双方身处外地时,如何申请离婚手续成了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频繁,不少夫妻可能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在外地居住,此时若要办理离婚,与在本地办理会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了解在外地申请离婚手续的相关知识,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这一复杂的事务,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人在外地申请离婚手续的具体情况。
一、人在外地怎么样申请离婚手续
人在外地申请离婚手续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情况。
1. 协议离婚:根据《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协议离婚通常不能在外地直接办理。但自2021年6月1日起,民政部在部分地区开展了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如果夫妻双方经常居住地在试点地区,且至少一方为非本地户籍,那么可以凭一方居住证和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在居住证发放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离婚登记。在办理时,夫妻双方需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协议应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然后携带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以及离婚协议书,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机关会对当事人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进行审查,符合离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2. 诉讼离婚: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这里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在诉讼离婚过程中,原告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记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事项。法院受理案件后,会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效且感情确已破裂,法院会判决准予离婚。

二、外地申请离婚手续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1. 协议离婚材料:如果是在试点地区办理“跨省通办”的协议离婚,除了常规的本人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离婚协议书外,还需要提供一方当事人的有效居住证。户口簿应能反映出双方的婚姻状况,身份证需在有效期内。离婚协议书应当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2. 诉讼离婚材料:原告需要准备起诉状,起诉状应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同时,要提供能证明夫妻关系的结婚证或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还要提供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比如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相关证据,如租房合同、居委会证明等;存在家庭暴力的,要有报警记录、医院诊断证明等。涉及子女抚养问题的,要提供子女的出生证明、户口簿等,以证明子女的身份信息和抚养情况。关于财产分割,要提供相关财产的产权证明,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款证明等。如果有债务问题,要提供债务的相关凭证,如借条等。
在外地申请离婚手续可能还需要根据当地法院或婚姻登记机关的要求,提供其他补充材料。所以在准备材料前,最好先咨询当地相关部门,确保材料齐全,避免耽误办理时间。
三、外地申请离婚手续的时间周期是多久
1. 协议离婚时间:在试点地区办理“跨省通办”协议离婚,和在本地办理一样,有一个离婚冷静期。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并向当事人发放《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向受理离婚登记申请的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并亲自填写《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书》。经婚姻登记机关核实无误后,发给《撤回离婚登记确认单》,并将离婚登记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归档。自离婚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如果双方都没有撤回申请,在冷静期届满后的三十日内,双方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所以,整个协议离婚过程顺利的话,最快需要三十一天,最长可能需要六十天。
2. 诉讼离婚时间:诉讼离婚的时间周期相对较长且不确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离婚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如果一审判决不准离婚,原告需要在六个月后才能再次起诉离婚。而且在诉讼过程中,如果涉及公告送达、鉴定等程序,时间会进一步延长。所以,诉讼离婚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最终完成。
综上所述,人在外地申请离婚手续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途径,每种途径都有其特定的条件、所需材料和时间周期。在处理离婚事务时,人们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准备材料和办理手续。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