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办假离婚买房子
在房地产市场中,“假离婚买房”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的因素。它不仅涉及到经济利益的考量,还与当前的房地产政策等密切相关。那么,究竟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办假离婚来买房子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
一、为什么办假离婚买房子
1. 规避限购政策:许多城市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出台了严格的限购政策。例如,有些城市规定本市户籍家庭限购两套住房,非本市户籍家庭限购一套住房。对于那些已经拥有房产且还想再购房的家庭来说,通过假离婚,将房产集中到一方名下,另一方就获得了购房资格。比如,夫妻双方名下已有两套房产,按照限购政策无法再购房,但办理假离婚后,一方名下无房,就可以以单身身份购买一套新的房产。
2. 降低首付比例:在一些城市,对于首套房和二套房的首付比例要求不同。首套房的首付比例通常较低,而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则相对较高。通过假离婚,将名下无房的一方作为购房人,就可以按照首套房的标准支付首付。假设首套房首付比例为 30%,二套房首付比例为 60%,购买一套价值 200 万元的房子,首套房只需支付 60 万元首付,而二套房则需要支付 120 万元首付,这中间的差额非常大,对于一些资金不太充裕的家庭来说,降低首付比例就成为了他们选择假离婚买房的重要原因。
3. 享受税收优惠:在房产交易过程中,税收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购买首套房的购房者,可能会享受契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而二套房的契税税率通常会高于首套房。例如,首套房面积在 90 平方米以下的,契税税率为 1%;面积在 90 平方米以上的,契税税率为 1.5%。而二套房面积不管大小,契税税率可能都达到 3%。通过假离婚以首套房的名义购房,就可以节省一笔可观的税费。

二、办假离婚买房有哪些风险
1. 弄假成真的风险:虽然是假离婚,但在法律上,只要办理了离婚手续,婚姻关系就已经解除。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一方不愿意复婚,比如在离婚期间,一方遇到了更合适的人,或者对财产分割等问题产生了新的想法。这样一来,原本的假离婚就变成了真离婚,另一方可能会面临人财两空的局面。
2. 财产分割纠纷:在假离婚时,夫妻双方通常会对财产进行分割。但这种分割往往是为了达到买房的目的,而不是基于真实的意愿。如果在离婚后一方反悔,要求重新分割财产,就可能会引发纠纷。例如,在假离婚时,双方约定将房产归一方所有,但后来另一方发现房产增值巨大,要求重新分割,这就会给双方带来法律上的麻烦。
3. 信用风险:如果在办理假离婚买房的过程中,提供了虚假的材料,如虚假的收入证明、婚姻状况证明等,一旦被银行或相关部门发现,可能会面临信用受损的风险。银行可能会拒绝为其提供贷款,甚至会影响其今后的信用记录,对其在金融领域的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三、如何避免办假离婚买房的风险
1. 签订协议:在办理假离婚前,夫妻双方可以签订一份详细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离婚的目的、财产的归属、复婚的时间等。这份协议最好经过公证,以增强其法律效力。例如,协议中可以约定在购买房产后多长时间内复婚,如果一方违反约定,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咨询专业律师:在整个过程中,咨询专业律师是非常必要的。律师可以帮助夫妻双方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避免陷入法律风险。律师可以对协议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其合法有效,同时也可以在遇到问题时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3. 谨慎操作:夫妻双方在办理假离婚买房时,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要轻易相信一些中介或他人的承诺。在提供材料时,要确保其真实性,避免因提供虚假材料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要密切关注房地产政策的变化,以免因为政策调整而导致计划失败。
综上所述,办假离婚买房主要是为了规避限购政策、降低首付比例和享受税收优惠等经济利益。但这种行为存在着弄假成真、财产分割纠纷和信用风险等诸多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风险,夫妻双方可以通过签订协议、咨询专业律师和谨慎操作等方式来应对。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