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不接离婚起诉书
在婚姻生活中,当面临一方提出离婚的情况,收到离婚起诉书往往会让人感到焦虑和不知所措,甚至有人会想要逃避,不接收离婚起诉书。那么,真的能做到不接离婚起诉书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一、怎么能不接离婚起诉书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想要不接离婚起诉书,有些人可能会采取一些自认为可行的办法。比如选择躲避送达人员,当法院送达人员上门时,故意不开门,甚至长期不在家居住,让送达人员无法找到本人。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法院送达法律文书有多种方式。如果直接送达找不到受送达人,法院可以采用留置送达。也就是说,送达人员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还有人可能会更换联系方式,让法院无法联系到自己。但这同样不是有效的办法。法院还可以通过公告送达的方式。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一旦公告期满,就意味着离婚起诉书已经被视为送达,即使本人没有实际收到,也不影响后续的诉讼程序进行。
而且,不接离婚起诉书并不能阻止离婚诉讼的推进。相反,这种逃避行为可能会让自己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在离婚诉讼中,被告有答辩的权利,如果不接收起诉书,就可能错过答辩期,无法在法庭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法院可能会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缺席判决。

二、不接离婚起诉书有什么后果
不接离婚起诉书首先会导致自己失去在庭审中为自己辩解的机会。离婚诉讼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子女抚养权的归属等重要问题。如果被告不接收起诉书,不参加庭审,就无法对原告提出的财产分割方案、子女抚养主张等进行反驳和举证。例如,在财产分割方面,原告可能会隐瞒一些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对财产的价值进行不实陈述。被告如果不参与庭审,就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实际情况,可能会导致自己应得的财产权益受损。
在子女抚养权问题上,被告不接起诉书、不出庭,法院可能会根据原告单方面的陈述来判断子女的抚养情况。而原告的陈述可能存在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被告对子女的关爱和抚养能力。这样一来,被告争取子女抚养权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
不接离婚起诉书还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在社会观念中,逃避法律程序往往被视为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给周围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对自己的社交和工作生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一旦法院作出缺席判决,而被告又不履行判决内容,还可能会面临强制执行的情况,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
三、接到离婚起诉书后该怎么做
当接到离婚起诉书后,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仔细阅读起诉书中的内容,了解原告的诉讼请求,包括是否要求离婚、财产分割的具体方案、子女抚养权的主张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收集相关的证据。如果涉及财产分割,要收集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证据,如房产证、车辆行驶证、银行存款证明等。如果对子女抚养权有争取的意愿,要准备能够证明自己抚养能力和对子女关爱的证据,比如自己的收入证明、子女平时与自己相处的照片和视频等。
接下来,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答辩状。答辩状是被告对原告起诉内容的回应,要在答辩状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可以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反驳,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合理诉求。在撰写答辩状时,要注意语言规范、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同时,要积极与法院和对方沟通。可以通过律师或者自己与法院联系,了解诉讼程序和相关的注意事项。也可以尝试与对方进行沟通,看是否能够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如果能够达成和解协议,就可以避免通过诉讼来解决离婚纠纷,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又能减少对双方的伤害。
不接离婚起诉书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不利影响。当面临离婚诉讼时,应该勇敢面对,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