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络网

第一次起诉离婚怎么写

离婚是一件人生大事,而第一次起诉离婚更是让人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在这个过程中,一份清晰、准确且符合法律要求的离婚起诉状至关重要,它是开启离婚诉讼程序的关键一步。一份好的起诉状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事实理由,为后续的诉讼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第一次起诉离婚的起诉状究竟该怎么写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一、第一次起诉离婚怎么写

起诉状的首部要明确。要写明“民事起诉状”这一标题,然后分别列出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原告和被告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这些信息务必准确无误,因为法院需要通过这些信息来确定当事人身份以及进行后续的法律文书送达等工作。

诉讼请求部分要清晰明确。一般来说,主要的诉讼请求有三项。一是请求判决原告与被告离婚;二是如果有子女,要明确子女的抚养问题,比如子女归谁抚养,另一方支付多少抚养费等。抚养费的数额要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子女的实际需要以及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三是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要详细列出夫妻共同财产的种类、数量、价值以及自己的分割主张。例如,房产、车辆、存款、股票等都要一一写明。

事实与理由部分是重点。要详细阐述夫妻感情破裂的事实。比如,列举双方在生活中发生的矛盾和冲突,是因为性格不合经常争吵,还是因为一方有赌博、吸毒等恶习,或者是存在家庭暴力等情况。这些事实要真实且有相关证据支持。同时,要说明这些矛盾和冲突是如何导致夫妻感情已经破裂,无法继续共同生活的。在阐述理由时,要依据《民法典》中关于离婚的相关规定,说明符合离婚的法定情形。

尾部也不能忽视。要写明此致的法院名称,一般是被告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然后由原告签名,并注明起诉的日期。同时,要附上相关的证据清单,如结婚证、身份证、财产证明等。

第一次起诉离婚怎么写(0)

二、第一次起诉离婚起诉状模板

以下为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第一次起诉离婚起诉状模板。

民事起诉状

原告:[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住[详细住址],联系方式:[电话号码]。

被告:[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住[详细住址],联系方式:[电话号码]。

诉讼请求:

1. 请求判决原告与被告离婚;

2. 请求判决婚生子/女[孩子姓名]归原告/被告抚养,被告/原告每月支付抚养费[具体金额]元,直至孩子年满[具体年龄]周岁或独立生活为止;

3. 请求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但不限于:[详细列出共同财产]。

事实与理由:

原告与被告于[结婚日期]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子/女[孩子姓名]。由于双方婚前了解不够,婚后发现性格差异巨大,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因琐事发生争吵。被告[具体不良行为,如赌博、酗酒等],严重影响了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夫妻感情。原告多次试图与被告沟通解决问题,但均无效果。现夫妻感情已经完全破裂,无和好可能。

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特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判决。

此致

[具体法院名称]

附:本起诉状副本[x]份

起诉人(签名):[原告姓名]

[起诉日期]

需要注意的是,模板只是一个参考,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在书写起诉状时要确保语言规范、逻辑清晰。

三、第一次起诉离婚需要注意什么

在第一次起诉离婚时,除了写好起诉状外,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证据的收集很关键。要收集能够证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比如,如果是因为家庭暴力,要收集医院的诊断证明、报警记录、证人证言等。如果是因为一方出轨,要收集相关的聊天记录、照片、视频等证据。这些证据要合法取得,否则可能不被法院采纳。

第二,要了解诉讼程序。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一般会先进行调解。调解是离婚诉讼的必经程序,法院会安排法官对双方进行调解,试图促使双方和好或者达成离婚协议。如果调解不成,才会进入审判程序。在审判过程中,要按照法院的要求按时参加庭审,遵守庭审纪律。

第三,要做好心理准备。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不一定会判决离婚。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夫妻感情破裂,法院可能会认为夫妻感情还有和好的可能,从而判决不准离婚。这时候,原告需要在判决生效六个月后才能再次起诉离婚。所以,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可能出现的结果。

第四,要合理选择律师。如果自己对法律程序和相关法律知识不太了解,最好聘请一位专业的离婚律师。律师可以帮助你起草起诉状、收集证据、参与庭审等,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帮助。但在选择律师时,要选择有经验、口碑好的律师。

第一次起诉离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各个方面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上内容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第一次起诉离婚起诉状的写法、起诉状模板以及起诉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实际操作中,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标签:

高效解决法律问题!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