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转按揭手续
转按揭手续是指已在银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将贷款转让给新的购房人或第三人,同时变更贷款期限、利率等相关合同条款的业务。
转按揭涉及到购房人、原借款人(售房人)以及银行等多方主体。一般来说,其流程如下。首先,新购房人需要向银行提出转按揭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如身份证明、收入证明等。银行会对新购房人的申请进行审核,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贷款条件。审核通过后,银行会与原借款人、新购房人签订转按揭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接下来,需要办理房屋的抵押权变更手续,将原借款人的抵押权转移给新购房人。在此过程中,可能还需要办理一些公证手续,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办理完这些手续后,银行会按照新的合同约定,向新购房人发放贷款,并将原借款人的剩余贷款结清。转按揭手续的办理可以为买卖双方提供便利,使得购房人能够更容易地获得贷款,同时也可以减少原借款人提前还贷的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转按揭手续的办理可能会涉及到一些费用,如评估费、公证费、手续费等。此外,不同银行对于转按揭手续的规定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办理前,需要仔细了解银行的相关政策和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零六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