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债权有什么条件
法律规定了不得抵销的债权通常存在一些特定条件,比如法律禁止抵销、按照合同性质不能抵销等。
在法律规定中,存在一些不得抵销的债权情况。首先,根据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这是基于法律的明确禁止,以维护特定的法律秩序和公共利益。例如,在一些法律关系中,为了保障特定主体的权益或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禁止进行债权抵销。其次,按照合同性质不能抵销的。某些合同所产生的债权具有特殊性,其履行和结算方式是特定的,不允许随意抵销。比如,相互之间存在高度依赖或关联性的债权,抵销可能会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或产生不公平的结果。再者,当事人约定不得抵销的。当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某些债权不得抵销时,应当遵循约定。这是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体现。此外,在一些特定的法律程序中,如破产程序等,也会对债权抵销有专门的规定和限制。如果违反这些规定进行抵销,可能会导致无效或产生其他法律后果。总之,法律对不得抵销的债权设定条件,是为了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债权债务关系的公平、合理和有序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八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到期债务抵销;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除外。
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第五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