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名下没有可执行财产会坐牢吗
一般情况下,老赖名下没有可执行财产不一定会坐牢。
“老赖”即失信被执行人,当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时,法院通常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完全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会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等措施,比如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限制购买不动产等。
虽然单纯的没有可执行财产本身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坐牢,但如果被执行人存在故意隐匿、转移财产等恶意逃避执行的行为,那么就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种情况下是有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从而面临坐牢的后果。此外,如果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且违反财产报告制度、拒绝交出指定财物等,也可能构成犯罪。
同时,法院也会持续关注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会及时恢复执行。所以,即使当下名下没有可执行财产,被执行人也不能掉以轻心,仍需积极配合法院的执行工作,避免因不当行为给自己带来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总之,对于老赖名下没有可执行财产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是否会坐牢。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一定不会坐牢或者一定会坐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五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