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二审判决书下来到申请强制执行时间是多少
判决生效后,一般是两年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当法院的二审判决书下来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是有明确规定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这两年的起算时间通常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强制执行也有一定的条件和程序。首先,要有生效的法律文书,如判决书、调解书等。其次,被执行人未按照法律文书履行义务。在申请时,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等相关材料。
在实践中,为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应及时关注判决的履行情况,一旦发现对方未履行,应尽快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强制执行,避免因超过时效而导致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在申请强制执行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等信息,以提高执行效率。
总之,了解和掌握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及相关规定,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七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九条
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