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下来后多久强制执行
判决书生效后,对方未履行判决义务的,一般在两年内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判决书下来后,何时可以强制执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判决书会明确规定履行义务的期限,如果败诉方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履行相应义务,胜诉方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一般来说,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两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然而,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如果在判决生效后,败诉方主动履行了义务,那么就无需申请强制执行。另外,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败诉方提出申诉、申请再审等,可能会导致强制执行的时间被延迟。
在申请强制执行时,胜诉方需要向法院提交相关的申请材料,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判决书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的身份证明等。法院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条件,就会立案执行。
总之,判决书下来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但一般不应超过两年。如果对强制执行的时间或程序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及时申请强制执行对于维护胜诉方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不应拖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