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络网

执行案件终本后多久可以恢复执行状态呢

执行案件终本后,只要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随时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执行案件终本,是指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由于被执行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案件就此结束,申请人的权利仍然存在。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申请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法律规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的五年内,执行法院应当每六个月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一次被执行人的财产,并将查询结果告知申请执行人。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执行法院应当及时恢复执行。

实践中,恢复执行的时间并没有固定的限制。关键在于申请人能否提供新的财产线索或证据。如果申请人能及时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比如被执行人获得了一笔收入、购置了新的财产等,就可以立即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法院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符合恢复条件,就会重新启动执行程序。

此外,被执行人也可能在终本后主动履行义务,或者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协议,这也可以导致案件恢复执行。在这种情况下,申请人应及时向法院报告相关情况。

总之,执行案件终本后,申请人要密切关注被执行人的情况,积极寻找财产线索,以便在合适的时候申请恢复执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法院也会依法履行职责,保障执行程序的顺利进行。

执行案件终本后多久可以恢复执行状态呢(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标签:

高效解决法律问题!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