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要走什么程度
在当今社会,离婚已经成为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而协议离婚,作为一种相对平和、理性的离婚方式,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那么,协议离婚到底要走什么程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
一、协议离婚的程序
1. 申请。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2. 受理。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3. 冷静期。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4. 审查。婚姻登记机关对离婚申请依法进行严格审查,审查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完整、有效,并询问相关情况。
5. 登记(发证)。对符合离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注销结婚证;对不符合离婚法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二、协议离婚中子女抚养问题的处理
1. 明确抚养权归属。双方应协商确定子女随哪一方生活,若子女年满八周岁,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 抚养费的确定。包括抚养费的数额、支付方式、支付期限等。一般会综合考虑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3. 探视权的约定。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双方应就探视的时间、方式、频率等作出明确约定,以保障子女与未直接抚养方的亲子关系得以维系。
三、协议离婚中财产分割的要点
1. 区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而个人财产如一方的婚前财产、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等。
2. 公平合理分割。按照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均等分割,但也会考虑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照顾无过错方等因素。
3. 债务分担。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双方应协商分担方式;对于一方的个人债务,应由其个人承担。
总之,协议离婚虽然相对平和,但也需要夫妻双方在各个方面达成一致,并按照法定程序办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