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当今的职场环境中,劳动合同的解除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它关系到员工和企业双方的权益和未来发展。那么,究竟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一、哪种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 双方协商一致。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经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同意解除劳动合同,这是一种常见且较为和平的解除方式。
2. 劳动者存在过错。例如,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3. 劳动者无过错但出现特定情形。如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4. 用人单位出现法定情形。如用人单位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等。
二、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 提前通知解除。劳动者提前 30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 3 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 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时劳动者即时解除。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因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三、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 15 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5 年的。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总之,劳动合同的解除是一个复杂且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涉及到诸多法律法规和具体情况的判断。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应当遵循法律规定,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合法权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