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什么
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党的重要会议及通过的相关文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您提出的这个问题。
一、1993 年 11 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什么
1993 年 11 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 90 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决定》还强调了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任务和措施。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1.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公有制为主体,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 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国国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它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调动了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经济效率。
2. 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使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3. 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在应对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对 1993 年 11 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内容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