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上得病算工伤吗
在工作岗位上得病是否算工伤,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对劳动者权益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很多人在面临这样的情况时,往往感到困惑和迷茫。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为您揭开其中的谜底。
一、岗位上得病算工伤吗
在工作岗位上得病是否算工伤,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一般来说,如果符合以下条件,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1. 患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如果所患疾病在国家规定的职业病目录范围内,经过法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就可以认定为工伤。
2. 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 48 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视同工伤”。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突发疾病”包括各类疾病,并不局限于特定的疾病种类。
3.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而致病。
然而,如果是自身原有疾病在工作中加重,或者是因个人身体原因在工作期间患病,且不符合上述情形,一般难以认定为工伤。

二、哪些岗位疾病容易认定为工伤
在众多工作岗位中,有一些岗位上所患的疾病相对更容易被认定为工伤。比如:
1. 长期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岗位。在这些岗位工作的劳动者,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容易患上矽肺病、中暑、腰肌劳损等疾病,这些疾病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较容易被认定为工伤。
2. 化工、电镀、喷漆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岗位。劳动者在这类岗位工作,可能会因为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而导致中毒、血液病等,一旦发病且能证明与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有关,通常能被认定为工伤。
但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是在这些岗位上工作,认定工伤也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
三、认定工伤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如果认为在岗位上得病属于工伤,那么就需要了解认定工伤的程序和相关注意事项。
1. 及时报告。在患病后,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病情,并要求用人单位为自己申请工伤认定。
2. 准备材料。一般需要准备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证人证言等相关材料,以证明患病与工作的关系。
3. 配合调查。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劳动保障部门可能会进行调查核实,劳动者应积极配合。
4. 申请复议。如果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认定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和漫长,劳动者要有耐心和信心。
总之,在工作岗位上得病是否算工伤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