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络网

合同中规定了仲裁的还可以起诉吗

在商业活动和各类合作中,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而其中关于争议解决方式的规定,常常会引发人们的疑问和困惑。比如,合同中规定了仲裁的,到底还可不可以起诉呢?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一、合同中规定了仲裁的还可以起诉吗

一般情况下,如果合同中明确约定了通过仲裁来解决争议,那么当事人是不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的。这是因为仲裁协议具有排除法院管辖的效力。仲裁是一种独立、高效、保密的争议解决方式。当双方自愿选择仲裁时,就意味着他们同意将争议提交给特定的仲裁机构,并接受其裁决。

然而,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仲裁协议无效。可能是因为仲裁协议的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了法律允许仲裁的范围。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有仲裁协议,但一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而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法院可以继续审理。

合同中规定了仲裁的还可以起诉吗(0)

二、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1. 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例如,涉及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等,这些通常不能通过仲裁解决。

2.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因为这类主体缺乏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其订立的仲裁协议可能不具有法律效力。

3. 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在这种非自愿的情况下订立的仲裁协议也是无效的。

4.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当事人又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例如,只约定了“如有争议提交仲裁解决”,但未明确具体的仲裁机构,且事后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三、仲裁和诉讼的区别在哪里

1. 受理机构不同。仲裁由仲裁机构受理,而诉讼由人民法院受理。

2. 程序的灵活性不同。仲裁程序相对灵活,当事人可以约定仲裁的具体程序和规则;诉讼则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3. 保密性不同。仲裁通常是保密的,不公开进行;诉讼一般是公开审理,除非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特殊情况。

4. 裁决的效力不同。仲裁裁决一裁终局,当事人不能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

总之,对于合同中规定了仲裁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是否可以起诉。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谨慎约定争议解决方式,以避免后续的纠纷和困扰。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标签:

高效解决法律问题!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