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是单位做吗
在工作中,工伤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而工伤鉴定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工伤鉴定究竟由谁来做?这是很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关心的重要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一、工伤鉴定是单位做吗
工伤鉴定不是由单位来做的。工伤鉴定通常是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来负责。
工伤职工在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就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依据国家制定的鉴定标准,对工伤职工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等进行综合评定。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需要准备相关的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
单位在工伤鉴定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协助义务,比如配合提供相关资料等。

二、工伤鉴定的流程是怎样的
1. 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2. 提交材料。申请人需要提交上述提到的相关材料。
3. 审核材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4. 组织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情,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3 名或者 5 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5. 作出结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并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需要注意的是,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 15 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三、工伤鉴定的等级有哪些
1. 一级伤残。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意识消失;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2. 二级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不能工作;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 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明显职业受限;社会交往困难。
4. 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职业种类受限;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5. 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需要明显减轻工作;社会交往贫乏。
6. 六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各种活动降低;不能胜任原工作;社会交往狭窄。
7. 七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社会交往降低。
8. 八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远距离流动受限;断续工作;社会交往受约束。
9. 九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10. 十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总之,工伤鉴定是一个严谨且重要的程序,对于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